廟頭鎮位于全州縣東北部,東北與湖南省東安縣交界,西與全州縣文橋鎮毗鄰,南與全州縣黃沙河鎮接壤。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委員會和廟頭居民委員會,121個自然村,152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全鎮8530戶,33104人,林地面積6萬畝,耕地面積30578畝,其中水田21160畝,旱地9418畝。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花生、桑蠶、花卉、瓜果、蔬菜等。
廟頭鎮是開發布朗李、葡萄、柑橙、瓜類等多種水果的理想地域。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6公里,距322國道9公里,湘江、湘桂鐵路、黃沙河鎮至文橋鎮紫崗公路、廟頭鎮至湖南省東安縣紫溪鎮公路穿境而過,有黃土井、廟頭兩個火車站,水陸交通便捷。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鎢,錳、鈾、煤、大理石、花崗巖、方解石、河沙等,蘊藏量豐富。農副產品也很豐富。糧食年產量超1萬噸,年產鮮繭70噸,雞、鴨、鵝等家禽年出籠27萬只,還有禾花鯉魚、花生、辣椒、奈李、布朗李、臍橙、葡萄、蜜桔等一批有開發價值的農副產品。廟頭農貿市場為天天圩,大型傳統圩日有農歷二月八、三月三、五月十五、六月六、九月九,特別是農歷三月三圩日,農副產品交易量大。境內有歌陂石刻、灣山風雨亭、仁街牌坊等名勝古跡。
近年來廟頭鎮實施“噸糧田”和“萬元田”建設,推廣良種豬、良種牛人工授精等品改技術,改變傳統的耕作模式,培植龍頭產業和龍頭產品,發展農產晶加工業,加強農產晶流通信息網絡建設,引導農民發展農產品行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杜組織。
鐵路、公路橫穿全鎮,交通便利。廟頭鎮柳浦電站已列為全州縣“十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該電站攔湘江河水發電。據初步勘測,裝機容量1.6-1.8萬千瓦,預計總投資需9600萬元,預計年發電量0.8-0.85億度。廟頭鎮35千伏安變電站已全面動工,供水、通信、醫療、郵政、銀行等設施完善。
近年來,廟頭鎮結合本鎮實際,搞好“四個開發”:一是抓好大田種植結構調整的開發。二是抓好荒山荒坡的開發。三是抓好傳統蠶繭業的開發。四是抓好河灘溪洲草食性動物及水產養殖業的開發。全面啟動“五項工程”:一是黨建工程,二是社會穩定工程,三是民心工程,四是科技示范工程,五是政府形象工程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全州縣黃沙河鎮
黃沙河鎮在全州縣東北部。面積112平方公里。人口2.5萬。轄1居委會、9村委會,有94自然村。原屬廟頭公社。1984年析置黃沙河鎮。有林場和果園場。有中小學10所。鎮人民政府駐地黃沙河街,在全州東北23公里,湘江兩岸。人口 1 800。 因地處湘江多黃沙河段,改名。設集市。有 【詳細】
全州縣全州鎮
全州鎮,湘桂走廊上的千年古鎮,地處全州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桂北最大的城鎮:總面積169.2千方公里,轄6個社區、13個村委,總人口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萬人。境內湘山寺、仁壽山摩崖石刻、太平軍大戰清兵古戰場、紅七軍前敵委員會會址、龍巖洞等名勝古跡,透放 【詳細】
[全州縣]盤活存量保用地
近年來,全州縣創新方式破解工業發展與用地矛盾,多舉并措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成效明顯。2011年以來,該縣共盤活國有存量低效土地537宗,面積237公頃,解決了26家規模工業企業和100多家微小企業用地,土地利用率達91%,綜合容積率在1.0以上,實現土地出讓金收入6.77億元。 【詳細】
全州縣盤活存量建設用地 破解工業發展用地瓶頸
如何做好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實現土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有效結合,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課題。我縣多舉措創新做好這一工作,破解了經濟發展瓶頸。2011年以來,我縣共盤活國有存量低效土地537宗,面積達237公頃,解決了26家規模工業企業和100多家微 【詳細】
全州縣召開氮肥廠、礦選廠、復合肥廠、電解鉛廠改制工作職工動員會
為加快全縣國有企業改制步伐,2015年10月16日,在全州鎮政府禮堂,召開了全州縣氮肥廠、礦選廠、復合肥廠、電解鉛廠改制工作職工動員會。會議由縣人大副調研員蔣明華同志主持,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全州縣企業改制領導小組組長、全州縣氮肥廠企業改制工作組組長呂佳軍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