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教師的吳閃哨,受自治區組織部選派到太平鎮仰良村第一書記。兩年多來,他愛崗敬業,安心扶貧、真心扶貧、貼心扶貧,以仰良村為家,做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視村民兄弟為姐妹,與當地群眾一道同甘共苦,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受到當地領導干部的一致好評。
近日,記者走進平果市仰良村,一幅新農村的美好畫面展現在眼前,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村舍,一條條寬敞的清潔的村路,一群群歡快的牛羊,田頭地頭,村民們正忙碌著。有的收晚玉米,有的收黃豆等,忙亦樂乎,一片繁忙的景象。
記者來到仰良村采訪第一書記吳閃哨時,村民們熱情告訴記者,“這幾年我們村脫貧致富,是因為咱們村有一位能干的好書記吳閃哨,引領我們走上致富路”。
一、進村入戶訪調查不叫苦和累
仰良村是太平鎮一個邊遠的貧困村,該村距縣城40多公里。全村有12個自然屯共811戶3151人,耕地面積1600多畝,人均面積不到0.5畝,且是石縫旱地,嚴重缺水。以種植玉米為主兼種黃豆等農作物。為了唯持生計,村里很多年輕人都外出務工。2016年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53戶1001人。如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成為吳閃哨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初到仰良村,展現在吳閃哨眼前的是這樣的景象:該村屯級公路彎彎,會車困難,村里沒有像樣產業,村民委辦公設備陳舊簡陋…
上任伊始,為了盡快熟悉村里情況,吳閃哨他開始走訪每位群眾家里,到田間地頭走訪調查,跟群眾萬里對面交流談心,深入調研。他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走遍了全村800多戶人家,每個村屯貧困戶,做到心中有數。工作筆記上密密麻麻記滿了群眾意見、建議。
二、幫助群眾發展特色產業
如何尋找群眾致富快、市場前景好,適合仰良村發展的路子是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經過走訪調查,吳閃哨認為該村適種桑養蠶、發展林下養雞、養豬、養牛養蜜蜂才有“前途”。為了幫助群眾放下包袱變通思想,他先后3次組織村組干部、黨員、群眾代表70多人自費先后到平果市舊城鎮種桑養蠶基地,新安鎮桑園種植基地,廣西富鳳平果林下養雞場等地參觀學習。幾番“取經”后,群眾思想覺悟大幅度提高,該村也確立了種桑養蠶、林下養雞、發展養豬三大特色產業的脫貧致富路徑。
為幫助村民種桑養蠶產業,吳閃哨多次邀請市、鎮兩級農業技術人員到村里舉辦技術培訓班,2018年該村發展種桑養蠶150多畝,2019年該村增加桑園300多畝,全村30多戶貧困戶通過種桑養蠶戶均收入1.2萬元,不少群眾依靠種桑養蠶搞掉貧困帽。
龍卡屯建檔立卡貧困戶黃光吉,家中6口人,父母年老體弱多病,經常住院留醫,小孩上大學,家庭經濟很困難。夫妻倆依靠幾畝地種玉米來養家糊口。經過兩年多來的政策幫扶,黃光吉現種植桑樹近20畝,年收入4萬多元,終于光榮脫貧。
“2018吳閃哨書記鼓勵我種桑養蠶,由于種桑養蠶是一項“短、平、快”項目,市場價格相當穩定,經濟收入大,今年我種桑養蠶收入3萬多元,孩子讀書生活費不用愁”黃光吉高興地說。
三、他把道路交通安全放在第一位
仰良村往上愛屯,有一段公路修過山崖邊上,這是該屯村民出山趕集和生產勞作唯一的通道,由于公路彎蜓盤纏,高而陡,多年來,經常發生交通事故,在此路段行車讓人小心翼翼。“生命比什么都重要,生命安全得不到很好保障,脫貧致富就是不用說了”吳閃哨同志這樣想,“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是一件頭等大事沒有什么比關愛生命更重要的事情了,只有這樣,村民才好安心去生產和發展生產,走出困境!”為了修好這條山崖公路,清除安全隱患,2020年5月,第一書記吳閃哨,主持召開村“兩委”村組干部和黨員代表會議,共同研究對策,很快達成共識。吳閃哨書記馬上向上級有關領導反映此事,此事得到領導的重視,很快項目資金就落實下來,接著從縣城拉來修筑防護欄材料,施工隊也很快到位,經過20多天就完成了施工任務。從此開車過往這段的司機再不提心吊膽了。一位司機高興地說:“沒修防護欄之前,開車過這段路我都不敢深呼吸,眼睛一定要睜得大大的,雙手不得離開方向盤,腳不能離開剎車位,現在好了,安全隱患消除了,我每天能早出晚歸多裝快跑,為村里、屯里村民服務,為老板拉貨送貨,增加收入”。
日子越過越好,太感謝吳書記了"!“那移路真的可以說是天險,沒有修加防護攔之前,膽小的司機根本過不了這個關。不少山外第一次來上爰屯約司機,都不敢開車過這段路冒險,而停靠到路邊步行到上愛屯”。一位司機說:“沒修防護欄之前,我真不敢買車。我的車是那救一‘天險’有了防護欄之后才買的,要不我就沒有買車開車的福份”!
在看到上愛屯天險路段存在安全隱患時,吳閃哨書記也看到了更仰屯的水塘寬大而水深,大人小孩在水塘邊活動頻繁,沒有防護設施,非常不安全,一旦有人閃失漏腳,后果不堪設想。不見不聞不打緊,親眼目睹豈不急。吳書記一舉狠狠地拍打在自己的大腿上:“水塘加設防護欄乃當務之急,刻不容緩,必須盡快解決。”他立印向上級領導反映情況,提出“更仰屯水塘防護欄非搞不可的強烈要求,得到了上級的領導同意支持。
在上愛屯公路防護欄完工的同時,更仰屯水塘防護欄工程也一舉完工了。
兩個工程項目,總投入資金5萬多元,吳書記他人瘦了一圈。可他總是樂呵呵的。
通往岸樓、內增、龍排等三個自然屯的公路同樣存不足,需要完善。
這3個自然屯公路全長約8公里,由于路基修得很窄,路面不寬,車輛出山下山同向行駛不礙事,但如果有相向而行,不說是三輛四輛,對面各有一輛車就行不通,相遇時,就得有一部車往后倒退至很遠的地方才有位置讓出道來給另一部車子前行,車多就會造成堵車。這給有車一族帶來很大麻煩,但也只知道嘆氣而無計可施,這在旁人看來是小事甚至根本不當回事。這在有心計的吳閃哨書記的眼中就成了大事,他不得不攬下來。“我是為人民群眾解決困難而來的”“我不能以善小而不所為。"
他聯系后援單位,發動這幾個自然屯群眾有物出物,有錢出錢,投工投勞,在進屯的公路兩旁開辟出若干個會車點,今年經過一個多月努力,修造10多個會車點,解決了岸樓、內增、龍排等3個自然屯一直以來大車小車進進出出會車難的問題。有位曾經駕車去過岸樓屯的市領導遇到會車難一事的記憶非常深刻。這位領導今年又一次駕車去岸樓屯,在岸樓公路上,看到進進出出的車子在開辟的會車點上會車自知。這位領導贊嘆不已:“吳閃哨書記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工作做得好啊!"
三、關心群眾疾苦 讓孤寡老人住上了新房
“過去我家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雨天時,在家還要戴上雨具。第一書記吳閃哨同志了解了這一實際,給我安排一個危房改造指標,現在我住在了新的房子。下大雨,刮大風我都不怕了。吳書記真好,黨和人民政府真好。使我實現了住上新房子的愿望。”該村龍卡屯65歲的孤寡老人陸文下,他熱淚盈眶地對記者說。
陸文下老人家居住兩間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破爛不堪,今年5月26日夜晚,一場暴風雨把老人的房子刮倒了。老人非常傷心,他說:“當時,我在屋里睡覺,突然掉下來幾塊瓦片和幾根橫條,要不是床架上的木板檔住,我可能不在人世了”。回憶起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陸文下顯得有些激動,第二天吳閃哨書記知道后,就和該村黨支部書記黃紅兵駐村干部一起,組織全屯群眾為老人建了一間簡易房子,之后又給老人安排了一個危房改造指標,修建了一間水泥結構平房,讓老人安心度過晚年。
改變村部辦公條件、發展村集體經濟
“以前,我們仰良村部辦公設備非常簡陋,一張像樣的辦公都沒有。”仰良村黨支部書記黃紅兵說,“吳書記來之后,給我們村購買辦公設備,有價值上萬元的辦公圓點桌,高檔椅子凳子,兩臺電腦,還有兩臺復式打印機等辦公用品。"
仰良村民委黃XX介紹說,吳閃哨書記來仰良村駐村前,仰良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吳書記駐村以后,組織廣大村組屯干黨員尋找經濟收入來源點子,組織黨員團員學習種桑養蠶技扭轉過去傳統種玉米拿來種桑養蠶,2019年開始發展種桑養蠶20多畝,第一年種桑養村集體經濟收入1.2萬多元的收入,2020年發展到60多畝,今年1月10月份,種桑養蠶收入3.6萬多元。
四、開展消費扶貧助貧困戶經濟增收
“我是2018開始養蜜蜂的,現在己發展有16箱蜂,消費扶貧進村里,這次我賣38斤蜜蜂糖,每斤100塊錢,收入3800元,消費扶貧讓我家增加經濟收入”近日,該村內排屯建檔立卡貧困戶陸英俊高興地說。
由駐村第一書記吳閃哨牽線搭橋,后援單位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到平果市太平鎮仰良村開展消費扶貧活動,為貧困村群眾增收出現了開頭一幕。
為了讓貧困戶群眾早日脫貧致富,駐村第一書記吳閃哨,一心一意為民謀福址,多措并舉,著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項目,鼓勵貧困留守老人,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在石山窩地里發展種植黃豆、南瓜、貓豆,發展林下養雞,養蜜蜂等產業。
為了全力鞏固該村脫貧成果,吳閃哨書記決定依托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后援單位,消費需求高的自身優勢,提出消費扶貧,把該村農產品銷往高校,幫助貧困戶增收。
近日,在仰良村村部大院,開展消費扶貧活動現場,該村貧困戶售賣的土雞、黃豆、南瓜、蜜蜂糖等農產品成了搶貨,當場消費扶貧達15000多元,為鞏固脫貧成果,加快奔小康步伐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平果市榮獲“自治區文明城市”稱號
近年來,平果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提升城市綜合軟實力和造福人民群眾的重要工作來抓,突出重點,破解難點,打造亮點,自我加壓,合力攻堅,強力推進,積極探索和建立創建長效機制,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在2020年12月28日召開的自治區勞動模范和先 【詳細】
平果市馬頭鎮衛生院黨支部多形式開展黨建活動
2020年以來,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引導和激勵全院廣大黨員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 【詳細】
平果市馬頭鎮1.6余萬貧困人口簽約家庭醫生
連日來,平果市馬頭鎮衛生院醫護人員深入各村屯和社區開展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活動,截止目前,該鎮16086名貧困人口均簽約了家庭醫生,全鎮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率達百分之百。 馬頭鎮總人口人口131800多人,貧困 【詳細】
平果市兩學校榮獲第二屆自治區文明校園稱號
2021年元旦前夕,廣西第二屆文明校園名單公布,平果市鋁城中學、平果市第一小學榜上有名。這是繼平果市第五小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之后,該市中小學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標志性成果。百色市另有右 【詳細】
平果市政協協商議事平臺有事好商量融洽黨政、企業關系
1月4日上午,平果市政協副主席黃治鈺組織工業區管理服務中心規劃科負責人,中國電信平果分公司、平果如意包裝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在查看糾紛現場后,來到平果市工業區管理服務中心“有事好商量”協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