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床‘厚棉被’,83頭母牛在今年第一場冰雪中能溫暖度冬!” 1月9日,廣西桂林全州縣東山瑤族鄉三江村支書、三江養牛場老板黃林談起深夜踏冰趕回照顧牛群的經歷仍一臉興奮。
寒潮襲擊桂北,海拔800多米的全州東山積雪,特別是1月7日晚最低氣溫降到零下2攝氏度。黃林聞訊后驅車從37公里外的縣城往回趕,行至半路,因覆冰而封路,便下車走小路,翻山越嶺,中間一度迷路,還摔了一跤。走了七八個小時回家后,他馬上打開電動粉碎機,忙到凌晨,將數百公斤玉米秸稈碾碎后在牛欄鋪了厚厚的一層。這是黃林探索出來的生物保暖法:上層干燥,下層的生物質發酵產生熱量能抵御嚴寒。
為了養牛這么拼,值得嗎?“值得!”被評為全縣致富帶頭人的黃林表示,保住了養牛場就是保住了村民致富的信心和未來發展的希望。2012年,打工10年后,他毅然回家創業,首次養牛因缺乏經驗而失敗,用光積蓄的他并不氣餒,貸款買牛重新開始。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全州供電公司東山供電所趕來幫扶,為他安裝了專變。養牛場新添了秸稈粉碎機和飼料粉碎機,擴大了養殖規模,2019年收入70多萬元。致富后的他帶動村民發展產業,他的養牛合作社帶動6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他還鼓勵在外務工的村民回家創業,幫助黃小成返鄉養豬,幫助黃性兵飼養土雞,資助蔣三軍開辦水泥磚廠。
2020年,當地供電部門完成了三江村的農網改造,村里養殖大戶也開始了電氣化養殖。如今全村年出欄生豬上萬頭,存欄肉牛9000多頭,村里出了一批百萬富翁。原來的家家戶戶出外打工的“空殼村”成了致富的明星村,全村出外務工的人員不足10人。全村654戶2260人,全部脫貧。
帶動村民致富有功而當選村支書的黃林,如今又有了新目標。獲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的全州東山土豬的養殖因村民外出打工棄養而一度萎縮,黃林決心開辦東山土豬繁育基地,振興東山土豬養殖,叫響品牌,讓三江村在鄉村振興中搶占先機。
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全州供電公司東山供電所對高寒山區的10千伏線路清古線路開展特巡特維,使用無人機巡線,保障過冬供電無憂。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梁敏 攝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興安縣:多舉措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
經過五年的脫貧攻堅,興安縣農業種植業有的從無到有,探索出新品種,有的在原有的規模上擴大,提升了效益,出現了葡萄、柑橘、甜玉米、山地辣椒、百香果等一系列“特色品種”,農村經濟擴規模、提品質、多了效益。這一切,為鄉村振興打好了基礎。 【詳細】
廣西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助推脫貧攻堅,增添鄉村振興新動能
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十三五”期間,我區以革命老區、邊境地區、石漠化地區為重點,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生態優勢和人文風情,大力實施文旅興桂戰略,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2016—2020年,全區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約12.99億人次,約占全區接待游客總量的 【詳細】
合浦縣南山村:奏響“致富樂章”
走進合浦縣公館鎮南山村,一條條扶貧路四通八達,一盞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照亮鄉村路,一個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奏出致富的樂章,美麗鄉村新畫卷徐徐鋪開。記者了解到,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作為革命老區村的南山村秉承革命精神,不懈奮斗創造幸福生活。2018年底,南山村全村 【詳細】
右江區:創新“五線”舉措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近年以來,右江區聚焦“民生服務、干群關系、人才建設、產業發展、干部管理”五個環節,創新“五線”工作應對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抓實民生服務“基準線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