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自治區黨校基地辦主任、研究員 何成學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和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描繪國家未來發展藍圖,明確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對于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內容上看,《建議》編制緊緊抓住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從各個領域提出一系列戰略性、創新性舉措,既關系到國家發展大局和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又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建議》鮮明彰顯了中國政治制度特色和人民性。首先,在《建議》的起草過程中,每五年提出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議。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體現了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政治特色。
全會和規劃《建議》中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新時代的特點。 一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強調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基于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所作出的科學判斷。二表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更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三是“十四五”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綜合考慮了我國經濟發展能力、未來的國際外部環境以及中國政治制度特色等方面因素。四是對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提出了要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新表述新要求。五是提出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新內涵要求,要求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
全會和《建議》中的新提法,展現了我國未來發展走向。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建軍百年奮斗目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文化強國等“九個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等十個新提法新要求,展現了我國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走向,彰顯了前瞻性。
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建議》的精神要求,首先要深刻認識其重大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理論意義、指導意義和國際意義。
從歷史厚度看,十九屆五中全會和規劃《建議》彰顯了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一是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大局”的歷史高度而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二是十九屆五中全會展現了中國發展的歷史印記,同時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因此富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三是十九屆五中全會彰顯了“十三五”歷史性成就的底蘊。
從時代高度看,十九屆五中全會和規劃《建議》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現實意義。一是十九屆五中全會聚焦了我國發展中的主要問題,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并提出建議,描繪了國家未來發展藍圖,有利于順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二是十九屆五中全會編制規劃《建議》,明確了中國的“新坐標”,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擘畫了新藍圖。三是十九屆五中全會和規劃《建議》所踐行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匯聚磅礴力量。
從理論深度看,十九屆五中全會和規劃《建議》富有創新性,彰顯人民性。一是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體現了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二是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新成果、新內涵以及“十四五”發展藍圖表明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提出新目標,即國力強、人民富和底氣足,新部署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三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等新提法新要求,展現了我國今后的發展走向。
從實踐向度看,全會和規劃《建議》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一是全會和規劃《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二是全會公報和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三是全會和規劃《建議》提出了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明確要求,以及促進綠色、包容和安全發展等系列具體的重大舉措,確定了未來發展的路徑和舉措。
從國際視野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具有國際意義。一是全會總結的“十三五”成就引起世界對中國的廣泛關注,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二是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新冠疫情下世界經濟復蘇與發展做出了中國貢獻。三是全會和規劃《建議》所確定的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利好世界發展,展現了國際意義。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何成學: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指導意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充分體現了時代的新變化,符合新時代的實踐要求,反映了新時代人民的期待,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詳細】
何成學: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豐富內涵的四個表達視角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集中體現在全會的公報和全會所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從全會公報和《規劃建議》的內容來看,我們可以從框架結構、行文表述、大數 【詳細】
何成學研究員縱論偉大的長征與偉大的長征精神
全國文化長征組委會、中國長征精神研究院籌備理事會、《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編輯部、《中國長征精神研究》編委會、《文化長征》編委會于2020年11月1日在文化長征甘肅基地定西聯合舉辦“文化長征講壇”研討視頻會議,并邀請國務院津貼專家、廣西著名黨史專家、廣西馬克思 【詳細】
何成學:偉大的長征與偉大的長征精神
11月1日晚,文化長征的同路者們通過網絡歡聚一堂,享受了廣西著名黨史專家何成學研究員舉行的一場視聽盛宴。何老師從紅軍的概念和紅軍偉大長征的歷史背景入手,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長征的基本情況、長征的基本內涵、長征中的重大事項等,勾勒出了紅軍長征的全貌,從多個維度 【詳細】
何成學:深刻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精準指導壯美廣西譜寫新篇章的思想意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結合實踐工作深刻闡述這一成果,是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舉措。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要深刻感悟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