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耕工作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和關鍵,為滿足今春農業生產需要,東蘭縣按照“農牧聯動,草畜結合”的循環農牧業發展模式,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穩糧、促畜、優飼、強果、育特”的產業布局全盤謀劃。在全面完成水稻、玉米、大豆、紅薯等支柱產業的種植任務,保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今年計劃完成農作物春播面積21.2萬畝。
在東蘭各鄉鎮,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不少農民正在田地里勞作,他們或是正在犁地,或是正在平田整地,為春耕做好前期準備,或是忙著播種各種冬季覆膜農作物。
今年東蘭縣農作物計劃春播21.2萬畝,其中水稻、玉米、大豆、紅薯等糧食作物面積15.5萬畝。蔬菜、花椒、食用菌、花生等及其他經濟作物面積5.7萬畝。
同時,持續加大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全力確保農資使用安全。同步強化春播備耕物資儲備,積極引導和協調各農資經營單位及個體經銷戶備好春耕生產急需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目前,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具等農資供應充足,各項農資基本可滿足春耕生產需要,確保全縣第一產業在第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目前,該縣已儲備各類化肥1萬噸,農膜儲備110噸。儲備水稻種子3萬公斤、玉米種子16萬公斤。投入各類農機具1000臺(套)。
東蘭縣還充分利用農閑時機,抽調農科部門業務骨干,圍繞農業標準化生產等農業科技,采取集中培訓、田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力度,使農業科技應用真正成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助推器”。目前,全縣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1期,培訓農民達615人次,發放各類科技資料1700份。2021年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人。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東蘭縣:多舉并措恢復生豬生產
2020年,受新冠肺炎和非洲豬瘟雙重疫情的影響,東蘭縣生豬復產復養與市場有效供給壓力持續增大。為恢復生豬產能,東蘭縣扎實做好龍頭企業及中小型養豬企業和散養戶復產復養工作,保障市場肉品供應,促進經濟社會 【詳細】
東蘭縣:獲評全區“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河百高速過境東蘭武篆鎮至該鎮弄竹村村部的村級道路縣城通往三弄瑤族鄉蜿蜒盤旋的通鄉油路 日前,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扶貧辦聯合下文公布,命名全區8個縣區為自治區“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東 【詳細】
東蘭縣:多舉措為選調生成長成才“鋪路搭橋”
近年來,東蘭縣堅持嚴管與厚愛并重,在實踐鍛煉、選拔任用和日常管理上加強對選調生的培養管理,助力選調生在基層干事創業、成長成才。 壓擔子,強化崗位鍛煉。著眼“有利于干部成長、有利于隊伍優化、有 【詳細】
東蘭縣武篆鎮康養小鎮項目簽約
近日,東蘭縣與廣西中弘文化旅游開放有限公司現場簽約武篆鎮康養小鎮項目。 武篆鎮康養小鎮項目地處東蘭紅色旅游區與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重要區域——武篆鎮江平村,該村風光秀美,底蘊豐厚,項 【詳細】
東蘭縣:新型農業主體托起群眾致富夢
東蘭縣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農產品在產業鏈上提質增效,推動農業產業集聚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走進東蘭縣蘭木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加工室里,只見工人們正在分工協 【詳細】